2021-12-21 15:48:43 來源 : 河南日報
沒了校外培訓,書面作業變少,課后活動更豐富……今年9月開學,“雙減”為中小學生送上了一份特別開學禮。
如今,“雙減”政策已實施四個多月,教培機構何去何從?家長有哪些擔憂?學校教學質量如何提高?為此,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
退潮
“雙減”之下,一度“高燒”的校外培訓徹底“降溫”。
12月13日,記者在鄭州市金水區未來路附近看到,這里原有的七八家校外培訓機構已人去樓空。過去,每到周末和節假日,這些輔導機構門前都會有成群的家長接送孩子,甚至“雙減”政策正式公布前,還有不少培訓機構“招兵買馬”、裝修門店。
張強在鄭州一家校外培訓機構工作了11年,從市場專員做到了公司高管,見證了教培行業的潮起潮落。兩個月前,他遞交辭呈,選擇逃離。
“盡管之前就有傳聞,但沒想到,暴風雨來臨時,會如此猛烈。”張強感慨。
他清晰地記得,2015年公司鼎盛時,在一所中學附近租下1600多平方米的門店,職員達150余人。盡管此后也經歷政策收緊、行業整頓,但市場依舊火熱。沒想到,不到半年,這家機構從烈火烹油走到繁華散盡。
目前,鄭州市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0%以上。12月初,繼續辦學的營利性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全部變更為非營利性。這意味著,營利性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或將退出歷史舞臺,大批從業者將面臨轉崗。
在張強看來,校外培訓“涼涼”,與“雙減”政策實施固然有著直接關系,但行業無序發展也是背后主因。這些年,教培機構長期被資本裹挾,亂象叢生、良莠不齊,嚴重破壞教育生態,確實到了該規范治理的時候。
重拳之下,校外培訓機構四處尋求出路,有的計劃轉向素質、職業、成人教育等非學科培訓。“但轉型之路并不輕松,無異于斷臂求生”,張強表示,一些機構和老師的培訓思維已經固化,向素質教育轉型非常難,而家長是否會為素質教育課程埋單,還涉及教育評價體系調整、思想觀念轉變等問題。
觀望
“雙減”政策正式出臺,家長們的心態也隨之出現分化。
有拍手歡迎的。“原來一到周末,就得送孩子上補習班,耗錢耗精力?,F在可以利用周末和節假日,讓孩子放松一下。”鄭州市一位家長認為,“雙減”政策有助于家長從“雞娃”“內卷”中走出來。
有無所適從的。一名五年級孩子的家長在“雙減”后第一個周末發朋友圈:“不只我不習慣,孩子也不習慣。他在房間客廳進進出出轉了七八圈,不知該做什么,以前這個點他都在補習班補英語或數學。今天早早到家,作業做完,游戲玩過了……我就坐在沙發上看他轉圈,一起無所適從。”
還有焦慮不安的。李偉是鄭州市一所中學的數學老師,女兒平常學習成績不錯,以前報班并不多,但隨著孩子升入初三,他也不由得焦慮起來。
“自己不‘加餐’,別人‘偷跑’‘搶跑’咋辦?”“雙減”政策下,鄭州線下學科類培訓按下“暫停鍵”,但為了不讓女兒落后,李偉給她報了學而思線上課程。“雙減”政策的確減輕了學生負擔,長遠來看當然好。但眼下孩子正處在升學期,急需補充“營養”,能否順利通過考試進入理想高中,對一個小家庭來說非常重要。
走訪中發現,和李偉抱有同樣想法的家長不少。在他們看來,“雙減”給了自己“躺平”的理由,奈何沒有“躺平”的勇氣,在升學面前,如果原有的考試選拔制度沒變,免不了被帶著跑。
鑒于個體差異的存在,一些學生確實需要課后有人適當指點,這也是造成瘋狂補課的原因。而校外培訓機構“加餐”之路被規范限制后,如何滿足學生的學業輔導,就成了一個現實問題。特別是對那些面臨升學的家庭來說,倘若學業輔導需求得不到滿足,很容易讓家長和孩子陷入焦慮。
一方面期待減負,一方面又擔心落后。記者發現,“雙減”政策來了,與心中升騰的新希望相伴隨,不少家長內心的焦慮還沒有徹底消除。
回歸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音樂課上,濮陽市昆吾小學的孩子們跳起了老師精心編排的課桌舞。
“以前的音樂課,只是帶著學生唱唱歌、學簡譜,時間長了學生容易感到無聊。”音樂老師韓曉利說,“雙減”之下,她想到了把課桌舞、手勢舞融入課堂。歡快的音樂、有節奏的動作,讓孩子們既體驗到了音樂的魅力,也變得更加陽光。
“雙減”實施,意味著教育回歸校園主陣地。讓學生在學校“吃飽吃好”,是紓解家長焦慮的一劑“良藥”。
為提升教學質量,不少中小學創新教學形式,豐富課堂內容,積極打造高效課堂。鄭州龍門實驗學校(長安校區)探索AI智慧課堂,把傳統中草藥知識融入編程課,讓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時,了解到不少傳統中草藥知識。
“‘雙減’后,對學校和老師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河南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王振存教授認為,學校和老師應更加全面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創新育人模式、教學方式、評價方式,由以往單一的知識傳授為主,向更加豐富多元的課內課外結合、理論實踐結合、校內校外結合、線上線下結合的綜合實踐課堂、綜合素質提升課堂轉變,服務好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生命價值的不斷提升。
學校和老師回歸教育本質,家長的角色和心態也要校準歸位。“為紓解家長焦慮,我們依托‘家長學校’,邀請省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結合‘雙減’,向家長和教職工講授家庭教育方法。”河南省實驗小學校長王獻甫介紹。
一位家長說,激烈的競爭讓家長總是過于關注結果而忽略孩子的感受,“家長課堂”讓他明白,其實與孩子積極互動、保持正向關注遠比刻板的說教有用。
考試改革和評價方式調整也在穩步推進。不久前,省教育廳下發《河南省中招體育考試改革方案》,明確從2024年起,中招體育考試總分值由目前的70分提高到100分。
改革作用不斷顯現,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已成共識。但大廈非一日建成,讓孩子快樂成長,讓家長真正心安,還需要全社會都來加把勁兒。
觀點集納
學生的成長成才需要一個過程,這是由學習科學和人的認知發展規律決定的。我們要尊重教育規律,相信教育科學,學會做時間的朋友,以平常心態,靜待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省教育廳副廳長 毛杰
教育是慢的藝術,不能拔苗助長,凌節而施,要從孩子一生的高度看教育,做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要教書更要育人,知識僅僅是教育的一部分,應該從更長遠更廣闊的視野審視、變革。
——河南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王振存
“雙減”政策實施,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提出更高要求,要讓學生當課堂的主人,開展探究式教學、合作教學,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
——河南省實驗小學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賈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