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西館將于9月29日試運行
藍天白云下,十個近似正方體的建筑錯落有致,灰石材外立面低調內斂,玻璃廊道“穿針引線”般連接起整個建筑,9月25日,獅子山腳下被稱為“十個盒子”的蘇州博物館西館開啟觀眾壓力測試,首次公開亮相?,F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蘇州博物館西館將于9月29日試運行。
“十個盒子”處處呈現江南風范
蘇州博物館西館建筑面積48365平方米,展陳面積13391平方米,于2018年3月正式動工建設,2020年被列入蘇州市政府實事工程。
該館由德國GMP建筑事務所設計,建筑外立面和內部墻體選用葡萄牙灰石材。“十個盒子”建筑單體的組合與廊道交錯,與蘇州水陸并行的街巷、江南錯落有致的民居不謀而合。設計師特意選用的建筑外立面色調輕奢有度,與蘇州博物館的建筑風格相呼應,同時也是向建筑大師貝聿銘致敬。
走進其中,小橋流水滋養出的江南文化、現代裝飾追求的簡潔明快、傳統蘇州園林的精致典雅、城市公共空間所需的通透明亮,文物陳列展示的藏露得宜……處處都能感受到。細節之處也和蘇州博物館遙相呼應。
展陳精彩豐富,帶你領略古今中外文化
據介紹,西館僅展陳面積就是蘇州博物館的4倍。在西館一層場館設有“純粹江南:蘇州歷史陳列”,此為蘇州地區首個通史性質陳列,以文物講述蘇州自舊石器時代至民國一萬多年的發展歷程,詳細揭示蘇州之東南重郡、商業輻輳、人文薈萃等“姑蘇繁華”意象,追溯江南由“尚武”至“崇文”的民風嬗變。展廳陳列吳王余眛劍等重量級文物,并展示天寶墩漢墓、黑松林三國墓、張家港黃泗浦遺址、太倉樊村涇遺址等數十年來蘇州地區重要考古發現,共展出文物1200余件/套,重點文物150件/套。
西館二層場館為“技憶蘇州:蘇作工藝館”,回顧“百工之城”蘇州自宋元直至當下手工業發展的脈絡。展覽包含玉雕、竹刻、金屬制作、民族樂器、桃花塢木版年畫、蘇式家具、蘇繡等傳統工藝,共展出文物800余件/套,重點文物180件/套。
二層場館同時設置“國際合作館”,開幕展覽為“古羅馬:城市與帝國”,陳列大英博物館古羅馬文物218件/套,是大英博物館該序列展品首次在亞洲集中展示,展期一年。藏品文物涵蓋了大型雕塑、工藝品、繪畫以及金銀幣等珍貴文物,既追溯了“永恒之城”羅馬的起源發展,也展現了疆域廣闊的羅馬帝國如何吞吐和輻射歐亞非文明的過程,具體而微地講述世界文明交流互動的故事。
三層場館設有“書畫蘇州:館藏歷代書畫陳列”展。展覽展出自宋迄近代書畫精品58件/套。
西館地下一層則設有探索體驗館,深耕博物館親子互動體驗領域,打造國內首家“博物館學校”。
立江南觀世界,打造全新打卡地
蘇州博物館黨總支書記、常務副館長謝曉婷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作為蘇州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蘇州博物館西館在定位上與本館錯位發展,在呈現姑蘇文史、傳承江南文化的同時,也積極開拓視野,引進國內外知名博物館展覽,并立足自身研究力量策劃原創系列展覽,力求在新的平臺上為觀眾擘畫世界通史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嶄新圖景。
“借助全新場館平臺,蘇州博物館將秉持著‘立江南,觀世界’的辦館思路,致力于全方位接軌國際一流博物館,力爭打造全新‘吸睛點’和‘打卡地’的同時,將蘇州博物館建設成為代表江南文化特色與風格的,引領行業創新發展的一流綜合性博物館。”謝曉婷說。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