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25年全省城市全部消除嚴重易澇積水路段
日前,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官網發布《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統籌推進城市更新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赋觯簩⑼七M“市民一卡通”建設應用,整合城市公共交通、醫院、景區、社區等各領域的一卡通服務,拓展社區智慧化應用;加快全省信用體系建設,形成統一支付入口,大力推廣“刷臉就行”工程,實現智慧城市各應用場景中暢享、互通服務。
以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為目標
《意見》指出,以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為目標,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功能,圍繞建設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生態優美、宜居宜業的“美麗縣城”,特色、產業、生態、易達、宜居、智慧、成網的“特色小鎮”,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美麗鄉村”,在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全域旅游發展中找準城市定位、職能,以提升城市產業競爭力和人口吸引力、推動優勢要素資源集聚為導向,統籌推進城市更新。
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統籌考慮城市與周邊山、水、林、田、湖、草等協調發展,特別是海拔、緯度變化與宜居的關系,實事求是優化全省城市布局,確保城市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
開發強度由中心區向外逐漸降低
城市開發強度原則上由中心區向外拓展逐漸降低,按照有關標準規定科學確定住宅用地容積率、建筑密度和綠地率,防止超標準提高容積率造成人居品質降低。人均城市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在100平方米/人左右,特殊情況不得大于150平方米/人。其中,城市居住用地占比控制在25%—40%,工業用地占比控制在15%—30%,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占比控制在15%—30%。
在昆明市開展城市體檢試點
圍繞“生態宜居、健康舒適、安全韌性、交通便捷、風貌特色、整潔有序、多元包容、創新活力”等8個方面,探索建“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城市體檢工作制。2020年,在昆明市開展城市體檢試點工作,通過第三方評估分析,及時反映城市發展成效,找出弱項短板,針對存在的“城市病”提出“診療”方案,對容易產生的“城市病”提出預防措施,為城市更新提供政策建議。
控制居民通勤出行距離、時耗在合理范圍
通過用地布局優化引導城市職住空間匹配,合理布局城市公共與生活服務設施,將居民通勤出行距離、時耗控制在合理范圍。鼓勵生活出行采用步行與自行車交通,城市內部客運交通中由步行、公共交通、自行車交通承擔比例不低于75%。
到2025年,全省城市路網密度不低于8.5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積率不低于16%,道路完好率不低于96%。高效便捷組織城市對外交通銜接,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應能15分鐘到達高、快速路網,或30分鐘到達鄰近鐵路、公路樞紐,或60分鐘到達鄰近機場。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和過境交通量大于等于10000標準車/天的城市,要布局獨立的過境交通通道。
2025年全省城市全部消除嚴重易澇積水路段
升級改造城市排水防洪系統,加快修復城市自然生態,加強排水管網維護和管理,科學設置排水孔,多措并舉提高城市防汛排澇能力,加強重點區域監測預警,確保不出現嚴重的城市內澇。
到2025年,全省城市全部消除嚴重易澇積水路段,做到雨停后及時排干積水、重點路段快速排干積水;城市每平方公里范圍內有4—7座公共廁所;城鎮污水收集率不低于93%、收集后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不低于40%,收集后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16個州、市中心城市通管道氣,長輸管道總里程達到4000公里。
力爭3年全部完成昆明市城中村改造
力爭“十四五”期間全省城鎮棚戶區存量應改盡改。將符合條件的“城中村”改造項目納入城鎮棚戶區改造計劃,支持昆明市加快推進城中村存量改造,力爭3年全部完成。
引導老舊廠區的企業向具備條件的產業園區搬遷,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合理開發利用工業遺產資源,建設科普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根據老舊廠區發展定位和功能分區,適度進行商品房開發。
“城市大腦”提高城市運行效率
加快推進寬帶、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工程項目要按照規定向5G基站建設免費開放。建設“城市大腦”,有效整合城市管理領域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加大城市數據共享開發力度,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對政務、企業、社會、互聯網等數據進行全域即時分析、調度、指揮、管理,提高城市運行效率。
大力推廣“刷臉就行”暢享互通
推進“市民一卡通”建設應用,整合城市公共交通、醫院、景區、社區等各領域的一卡通服務,拓展社區智慧化應用;加快全省信用體系建設,形成統一支付入口,大力推廣“刷臉就行”工程,實現智慧城市各應用場景中暢享、互通服務。
加強公共服務與“一部手機”系列應用、各行業重點服務應用的數據、業務對接,建設全省智慧城市統一服務入口。支持各地開展智慧城市建設試點,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開屏新聞 記者張勇)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