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樓房,能減少熱輻射,吸附飄塵,還能產生氧氣,而且超級省電節水。近日,合肥的一個建筑項目獲得全國頂級大獎,為夏熱冬冷地區的建筑變綠提供了“樣板”。11月25日,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目前合肥綠色建筑發展正領跑全省,隨著2022年安徽省綠色建筑及裝配式建筑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開始啟動,省財政資金將加大力度,支持發展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區域、超低能耗建筑區域等試點。
合肥項目獲全國綠色建筑最高獎
在今年國家住建部公布的2020年度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名單中,安徽有兩個項目正式入選。其中,合肥市推薦上報的“安徽省城鄉規劃建設大廈”獲得二等獎,這是安徽項目獲得的最高獎項。
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設立,每兩年評選一次,目前已成為全國最權威、影響力最大以及級別最高的綠色建筑獎項。此次共有61個項目獲獎,其中不乏“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旅客航站樓”“虹橋商務區核心區辦公樓”“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等重大項目。合肥市項目的成功入選,為全市綠色建筑邁向高品質增加了信心,也為安徽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樹立了先進典型。
安徽省城鄉規劃建設大廈位于濱湖新區紫云路與包河大道交口東北角,建筑面積約4.6萬㎡。它是全省首個獲得綠色建筑三星級運營標識的民用建筑,摘得國內綠色建筑最高級別,如今又拿下綠色建筑國家最高獎項,為安徽綠色建筑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頂級綠色建筑到底有“多牛”
安徽省城鄉規劃建設大廈絕活真不少,能減少熱輻射,吸附飄塵,產生氧氣,而且超級省電和節水。
項目采取多層次綠化,場地綠化、庭院綠化、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等組合起來,讓建筑屋面、垂直外立面穿上“綠衣服”,形成立體包裹,改善了屋頂、墻面熱工作性能和室內熱舒適度。這些“綠景”不僅增強了屋頂的隔熱、隔聲效果,起到了吸附飄塵和產生氧氣的作用,還可降低外立面對辦公空間的熱輻射。
項目在不同區域引用了多種綠色照明節能技術,針對建筑功能分區合理選擇燈具附件。辦公室、管理用房、設備用房等獨立小空間采用單燈單控;樓梯間、走廊、電梯前廳、前臺接待大廳等場所根據工作時間程序自動開啟、閉合照明,吸煙室、衛生間采用人體移動傳感器控制點亮照明,地下車庫停車位LED感應控制。
積極利用可再生能源,屋面安裝太陽能光伏,采用太陽能-LED公共照明技術,可實現90%以上的節電率。在屋頂構架上集中設置水平式安裝太陽能集熱板,用于廚房熱水、淋浴用水和輔樓開水。同時采用豎直埋管的土壤源熱泵系統,充分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
由于合肥是缺水型城市,項目內的透水地面、下凹式綠地可以承接和回滲雨水,用于辦公樓綠化灌溉、景觀補水;根據不同的植物對水量需求不同,分類采取微灌或滴灌措施;采用光電感應式等延時自動關閉水龍頭、感應式或腳踏式高效節水型小便器等衛生器具,與傳統用水器具相比,節水率可達8%以上。
項目秉承“建筑接近自然,人體有限舒適”的理念,在創造良好的聲、光、熱環境的前提下,極大程度地節約了土地、水、能源、材料等各種資源,有利于降低建筑運營和維護成本,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根據運營數據來看,項目每年節電約284.7萬度,節水約2.07萬噸,合計一年下來可節約運行費用約289萬元,為夏熱冬冷地區綠色建筑提供了“樣板”。省財政將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區域試點
業界認為,目前合肥的綠色建筑規模和質量領跑全省,在長三角也處于“第一方陣”。為了推動全省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近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決定組織開展2022年安徽省綠色建筑及裝配式建筑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通過專家評審,擇優遴選出示范效應顯著的項目、縣(區)、城市列入2022年度省級示范項目予以公示、發布,并按規定給予省級財政專項資金支持。
本次申報中,除了重視民用綠色建筑項目示范評選外,特別提出鼓勵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區域試點。此外,省財政資金還將大力支持超低能耗建筑區域試點。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