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寶寶出生后一系列手續在家就可實現“掌上辦”“一次辦”
8日下午,謝女士來到南寧市婦幼保健院為二胎寶寶領取出生醫學證明,出院后她已通過手機平臺把孩子的出生登記、醫保參保及繳費、社會保障卡等相關手續一次辦清。而在2019年給一胎辦理同樣的手續時,她和丈夫跑了5個部門,歷時半個月才全部辦完。
10月31日晚上7時,謝女士在市婦幼保健院生下二胎寶寶,12月2日接到醫院電話通知,說是可以一次性辦理出生、入戶等相關手續。“當天上午我們到醫院,通過手機操作,十幾分鐘就填完所有的手續,一次性辦完了。”
“生一胎時,因為是新生媽媽,有點懵,有時不知道需要什么材料,第一次先去看需要什么材料,第二次帶上紙質材料才去辦理。”謝女士說,給一胎寶寶辦理同樣的手續,需要分別跑醫院、派出所、醫保、稅務、人社5個部門。“有時一個部門不是去一次就能辦下,跑5個部門辦理對于新手媽媽來說,有點吃不消。南寧市新推出的‘一次辦’這個惠民政策,大大節約了我們的時間,通過一胎、二胎的對比,現在非常省心、方便。”
南寧市衛生健康委婦幼健康科副科長許小玲介紹,即日起,在全市推行新生兒“出生即入戶”便民利民“微改革”,以前寶寶出生后要到不同部門辦理出生醫學證明、出生登記(戶口)、醫保參保及繳費、社會保障卡等一系列手續,現在在家就可實現“掌上辦”“一次辦”。
據悉,由市衛健委牽頭,依托“愛南寧”APP和“南寧市電子健康卡”微信小程序,開發南寧市新生兒“出生即入戶”快捷服務系統,利用南寧市數據中臺,整合衛健、公安、醫保、稅務、人社等部門數據,通過事項整合、系統對接、數據互通共享,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新生兒父母過去需要跑5個部門才能辦理的事項,現在只用輕松地動動手指頭,花上10—15分鐘,在家就可實現出生醫學證明、出生登記、醫保參保及繳費、社會保障卡等“掌上辦”“一次辦”。
為解決新生兒落戶地與助產機構不在同一縣(市、區),需要新生兒父母跑往返辦理、耗時長的問題,南寧市公安局優化業務流程,為新生兒父母提供暖心服務。新生兒父母可將戶口簿郵寄至新生兒落戶地派出所,由落戶地派出所打印好新生兒戶口頁后再郵遞送達新生兒父母,讓新生兒父母感受到“不出門、證到手”的暖心服務,極大程度的方便了群眾辦事。
許小玲介紹,推進“出生即入戶”快捷服務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今年12月10日起至明年3月份,選取在市衛健委直屬公立醫療保健機構(除南寧市第五人民醫院、第七人民醫院、第九人民醫院)內出生,婚內生育,出生不超過1個月,父母雙方為中國公民且為廣西戶籍。其中一方為南寧市戶籍,隨父親或母親在南寧市家庭戶內申報出生登記,符合我市參保登記政策且在南寧市參保的新生兒、作為服務對象。第二個階段將于明年4月份在全市推廣實行,如橫州市、賓陽縣等縣的產婦在市區內的助產機構分娩后,可以不用回到原戶籍地也可辦理相關事項,節省了老百姓來回奔波的時間。
發表評論
發表
相關閱讀
-
12-09
-
12-09
-
07-29